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生酮飲食會引起“壞”膽固醇水平升高,從而增加 2 倍心血管疾病風險, 包括心血管事件、心臟病發(fā)作和中風的風險。
在平均 12 年的隨訪期間,9.8%的不吃或少吃主食的參與者經(jīng)歷了新的心血管疾病,而標準飲食的參與者為4.3%,不吃或少吃主食的參與者的風險增加了一倍。
與常規(guī)飲食參與者相比,不吃或少吃主食的參與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出 2 倍,包括心臟病發(fā)作、中風和外周動脈疾病等。此外,在不吃或少吃主食參與者與者中,那些壞膽固醇水平最高的人患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最高。研究顯示:不吃主食(碳水化合物)可能會影響壽命,使壽命縮短。在該項研究中,研究人員選取了15428名年齡在45歲~64歲的志愿者,然后對碳水化合物與死亡風險的關系進行了研究,結果發(fā)現(xiàn)主食(碳水化合物)的攝入與死亡風險呈U型關系:
- 當攝入主食(碳水化合物)提供能量占比在50%~55%的時候,死亡風險最低;
2. 當攝入主食(碳水化合物)提供能量占比<40%,以及>70%的時候,死亡風險都會增加。總的來說,主食(碳水化合物)提供能量的比例小于全天攝入總能量的40%或者大于全天攝入總能量70%,都會增加死亡風險,縮短壽命。我國常見的主食有糧谷類和薯類,雜豆類也常常作為主食的補充。
糧谷類:又可分為主糧和雜糧,主糧主要為稻米(南方)和小麥(北方),雜糧主要有玉米、小米、高粱、蕎麥、燕麥等。雜豆類:主要有綠豆、紅小豆、蕓豆、花豆、蠶豆、豇豆等。這一類食物主要為人體提供的是碳水化合物,是身體中主要供能的三大營養(yǎng)素之一,每天我們通過碳水化合物來攝取的熱量應該占50%~55%,所以我們稱它為主食。如果長期不攝入主食,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,機體要維持血糖的穩(wěn)定,就要通過脂肪或蛋白質來進行轉化,這樣會給機體帶來一定的副作用,比如說代謝紊亂。通過脂肪來供能會產(chǎn)生酮體,長期酮體的蓄積對身體會有不利影響。如果通過氨基酸來補償,就會造成機體的瘦組織分解,時間長了會造成營養(yǎng)不良。而實際上,機體中有一部分腦組織還有紅細胞只能通過葡萄糖來供能,這個時候如果血糖不能保持穩(wěn)定,會造成情緒低落、易怒、煩躁等情況,所以長期不吃主食這種做法是不對的。
1. 巧搭配
粗雜糧包括玉米、燕麥、蕎麥,以及雜豆類、紅豆、綠豆、蕓豆,還有馬鈴薯等,這些食物血糖生長速度比較慢,同時又富含蛋白質、微量元素、維生素,是比較優(yōu)質的主食選擇。我們主張主食的選擇應該粗細搭配,同時兼顧食物的多樣性,所以咱們選擇主食的時候應該種類盡量多。
2.算好量
一個成年人每天攝入的主食量約為250克~400克,建議全谷類和雜豆類占50克~150克,薯類50克~100克,同時定期監(jiān)測體重變化來適當調(diào)整食用量。
按照每天所需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占比計算,一個成年人每餐需要1碗~1.5碗米飯或者1個~2個饅頭。
1份50克的生大米約等于半碗米飯(3.3寸碗口,11厘米直徑),1份50克的面粉約蒸出中等身材成年女性的拳頭大小的饅頭。
1份薯類(80克~100克)切塊后約為大半碗(3.3寸碗口,11厘米直徑)的量。全谷物和雜糧由于膳食纖維含量較高,口感往往不佳,也可能影響消化吸收。對于中老年尤其是老年的朋友,咀嚼能力和消化功能的減退,這時候一定要注意主食加工的適口性,盡量選擇粗糧細做,少食多餐,不要過多攝入粗纖維,防止刺激胃腸道。可充分利用現(xiàn)代烹調(diào)炊具加以改善。如采用豆?jié){機、粉碎機進行粗糧細作,制作五谷豆?jié){或五谷米糊。采用高壓鍋、電飯煲、電蒸鍋等烹調(diào)五谷雜糧主食,均可改善口感,提高消化吸收率。
另外,加入芝麻粉、葡萄干和大棗等,可使全谷物食物更美味。建議:大多數(shù)人的粗糧可以占到所有主食的1/2~1/3,老年人可以下降到1/4左右。
來源:文章來源CCTV生活圈,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請及時聯(lián)系。
聲明:本文僅作健康科普,如有相關疾病,請及時去正規(guī)醫(yī)療機構就診,謹遵醫(yī)囑。